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除了孩子们本身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素养外,
老师作为孩子成长的引领者,
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国家、省、市级评审,
我校孙亚军、王春妮老师,
获得部级“优课”;
赵洪涛、刘勇、王娜老师,
获得省级“优课”;
袁西洪、杨洁、杜雯老师,
获得市级“优课”。
同时,我校被授予: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是教育部启动的一项全国性的活动,于2014年正式启动。活动以应用为导向,以资源共享为纽带,以教师课堂应用为中心,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深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大咖登场 这样的课堂你喜欢吗?
接下来,
本次获奖的滨河名师闪亮登场,
且看这些大咖们,
如何让课堂学习变得如此生动?
地理:孙亚军
课程主题: 气候与人类活动
基于滨河5人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依次是:课前预习检测——激趣导入——课堂合作探究——探究结果总结——课内及时评价——课后拓展延伸。
课程出发点是联系生活实际,采取举例的方式进行探究展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享各自生活案例,分析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汲取不同人的思想,在探究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通过不同小组的分享展示、思维碰撞,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激活了思维。老师即时点评、拓展延伸,对学生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数学:王春妮
课程主题: 探寻神奇的幻方
教学设计的流程大致是“情境激趣,目标导向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反思提炼,拓展创新”,本“综合与实践”以探寻三阶幻方的本质特征为载体,帮助学生感受图形的对称;提高字母表示数的技能和探索规律的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时,以“五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模式为主体,提供学生充足的探索数量关系并符号化的时间,培养学生言之有据的习惯,发展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多角度尝试,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体育与健康:赵洪涛
课程主题:体操技巧的教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鱼跃前滚翻技术,该技术动作是在前滚翻基础之上的一个难度较高的技术。教学的整个过程自我感觉非常轻松,仿佛自己成为了学生中的一员,自始至终都是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度过的。
在设计上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从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导入,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有了要学好该动作技术的欲望。对于课堂内容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鱼跃前滚翻这个技术性的动作要领口诀化,以加深学生的领悟和记忆。
化学:刘勇
课程主题:《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本节课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为知识载体,通过五人小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了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育人目标。
通过老师的合理引导,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有效应用,课代表的有力组织与引领,探究性问题的合理设置,探究结果的规范呈现,使得整节课内容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环节激烈精彩,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让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实现完美的融合。
生物:王娜
课程主题:《伴性遗传》
这节课主要内容为通过人类红绿色盲症分析总结伴性遗传的特点,其是及两大遗传定律之后遗传病之前的核心内容,为学生对已有知识认知和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采用我校“五人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小组活动使得学生对预设问题的处理展现出多元化,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对预设问题进行解答,最终达成共识,形成结论,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体现了合作意识的重要性。这种探究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课程理念。
数学:袁西洪
课程主题:《整式的加减1》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同类项的概念教学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一般步骤。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带字母的式间运算,因此学好本节课对后面的式的运算和解方程、不等式(组)有重要意义。
在整个课堂合作探究环节都是遵循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后,老师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展示,老师因势点拨。之后进行探究结果总结、课堂及时评价、课后拓展延伸等环节。
化学:杨洁
课程主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本节课以“五人小组合作”为抓手,通过课前预习检测认识知识,课堂探究合作探究发现知识的本质规律,课堂小结形成一定的方法,课内及时评价对知识初步的应用,课后拓展延伸将知识进行迁移,拓展知识的宽度。
以小组长为主导,组内成员自学、讨论、实验,组间交流等多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课堂,生成问题,达成能力目标,形成学生基本的化学核心素养。
英语:杜雯
课程主题: I’m watching TV
本堂课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设计一系列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们在真实场景中完成特定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给学生们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形成小组凝聚力。
本堂课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课堂气氛好,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基本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切实落实学校结构化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先进教育理念。
Copyright © 2016-2017 西安滨河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 陕ICP备13005339号-1】
地址:西安市灞桥区灞丰二路1号 邮编:710038 电话:029-83747185 招生咨询:029-83510821 意见反馈邮箱:binhe@xabhxx.com
技术支持:HeTuos...